秦始皇开创霸业建秦国统一文字,书小篆丞相李斯名垂书史

公元前221年,当那个统一六国的王者完成霸业的辉煌时刻,传承至今的小篆,就以它的端庄凝重,雍容华贵,而被秦始皇和李斯选中,以“书同文”召告天下,秦王朝从此以统一的小篆书体,直至千秋万代。

小篆的诞生:

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从河南安阳发掘出土的殷墟甲骨文算起。西周时期就开始使用的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篆书承载着甲骨文而来,自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中华民族,从此便诞生了以文字为精神脊梁的灿烂文化和绵延数千年的悠久文明历史。

汉字发展至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也是经过了很多形态上的转化及演变。

人类由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的标志,就是使用文字。而甲骨文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够知道的最早的文字。而后又发现了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以及刻在石头上的文字。而石刻文字最令人称奇的就是以大篆为书体的《石鼓文》,或又称为籀文。秦国的文字,就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实现“书同文”,而在大篆和小篆同时存在的字体中,选中小篆为标准文字。

据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七国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初兼下天,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是也。”

许慎上述所说三篇小篆书样板,现均已失传。但秦始皇在位时,曾多次进行过规模宏大的巡游,并用刻石以记录其丰功伟业。如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碣石刻石、峄山刻石等。相传这些刻石皆为李斯所书,但也只有泰山刻石上保存有九个半字,琅琊台刻石残存86字,其他的石刻均已无从寻觅了。

小篆的特点:

李斯所书小篆,就是当时颁布的标准小篆书体的文字样板。这些小篆在线条上的特点,与甲骨文和大篆相较,粗细显得更均匀,圆润婉转流畅,无论笔画长短,都呈现出粗细均匀与纯净简约的一种美感。笔画起收都不再有露出的尖锋,而是藏头护尾,整个线条看上去,直者似若玉箸,曲者弯若银丝。

而在结构上,小篆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字形修长,无论笔画多少,基本上都书写成长方形,并且讲究左右对称,上密下疏。字的重心在整个字的中上部,已基本上与造型艺术所要求的黄金分割线契合,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这种小篆书体,已经不是史籀大篆的结构线条和特点的样子了。这些都说明秦国的小篆,只是参照了史籀大篆而不是全盘照搬。

李斯创造小篆?

那么,小篆是由李斯创造的吗?

书法的历史是绕不开李斯的,小篆虽为李斯所书,却并不是李斯个人创造的,李斯只不过是对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的一种归纳和总结。小篆书体,实际上是由战国时期众多的文化人共同创造出来的,李斯只不过是“择善而从”罢了。说李斯创造了小篆未免有些夸大,但秦国传世的小篆刻石,竟然没有一件是出自赵高和胡毋敬之手,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李斯提出“书同文”时,强调要以秦国的文字为标准,对六国文字进行整理归纳,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斯可以说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书法家。即便他当时并未意识到他的行为,就是后世之人所说的书法艺术。

关于李斯对文字的贡献,有这样的一些故事及传说。据说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曾在楚国从学于荀子。李斯虽为乡间小民,却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且有很高远的志向。于是他离开荀子之后,为秦王嬴政所用,最后成为载入史册的历史人物。

后人对李斯的称赞,却无一不是在书法艺术上。据《书断》云:“李君创法,神虑精微。铁为肢体,蛟为骖騑,江海巍巍,长风万里,鸾凤于飞。”明代赵宦光云:“斯为古今宗匠,一点矩度不苟。”

秦始皇原意是要让小篆流布天下,传承千秋万代,不曾想,却还来不及普及使用,小篆便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被新的王朝和新的书体所取代。

小篆作为书法艺术中的一种特定的书体形态,虽然没有被广泛使用,但作为最古老的一种书体,却一直被后世之人所珍视和敬畏。小篆也成为书法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秦始皇开创霸业建秦国统一文字,书小篆丞相李斯名垂书史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我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