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改造,西海湖畔的郭守敬纪念馆于11月20日重新对外开放了。旧貌换新颜,让人有一睹为快的迫切心情。拾掇好心情,笔者冒着寒风,前去一观。
明代中后期什刹海略图
什刹海由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组成,西海是什刹海中以德胜门内大街为分界线西边的水潭,也叫积水潭。即便到了冬季,西海也景致独特,枯萎的芦苇丛中,郭守敬的雕像向东而立,湖畔的小山上,红色的汇通祠掩藏在松树中。想来到春末夏初之时,漫山叶绿花红的草木与潭水、杨柳相呼应,风景秀丽,愈发迷人。
汇通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旧称法华寺,又称镇水观音庵。旧时什刹海一带寺庙众多,有净业寺、龙华寺、三官庙等等,汇通祠就是其中之一。当然,现存的汇通祠并非古建筑。1976年修建地铁二号线时,把汇通祠给拆了。1986年复建汇通祠,1988年竣工。新建的汇通祠采用假山中暗藏箱式基础的建筑方法,建筑格局基本依照旧貌,仍在山上坐北朝南。二进院落,朱墙黛瓦,古朴庄重。
郭守敬纪念馆就位于汇通祠内。该纪念馆建于此处,颇有纪念意义,因为西海湖畔美丽景色的奠基者,就是元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郭守敬率众开辟了大都的白浮堰,开凿了由通州到积水潭的河道修建工程,使漕船每天川流不息地把来自江南的漕粮运到积水潭码头。来自全国的物资商货集散于积水潭码头,使得其东北岸边的烟袋斜街和钟鼓楼一带成为大都城中最为繁华的闹市。除了商贾云集,海子的水色湖光也汇聚了四方游人骚客,在岸边的歌台酒榭中吟风弄月,盛况空前的积水潭充分显示了京杭大运河的活力和影响力。清朝樊彬吟诗:
古潭连内苑,御马洗清流。
夹岸人如蚁,争看独角牛。
汇通祠原有镇水之意
从地铁积水潭站出来,顺着小铜井胡同往东走个几十米,就看到了积水潭,也就是西海,北二环和新街口大街的喧嚣繁华与这里的静谧形如两个世界。
积水潭水域面积7.4公顷,周边有汇通祠、普济寺、德胜门箭楼等历史遗迹。和以往相比,现在的积水潭已经建成了西海湿地公园,环湖种植了荷花、睡莲、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岸边铺设了1300米长的环湖步道,5处凸出到水中的观景平台和近500米长的临水栈道让市民可以与水面亲密接触,水边则栽种了垂柳、山桃、海棠、油松等700余株乔灌木,随处可见的座椅、凉亭为游客提供了充足的休息场所。顺着木栈道慢慢行走,仿佛置身水面一般,虽是冬季,却也别有一番趣味。
环湖步道上,有不少介绍运河文化的木牌,也包含历代描述什刹海湿地的诗文,以及老舍先生笔下的积水潭等内容。老舍先生笔下的积水潭是什么样子?他1936年在济南所写的散文《想北平》中有一段内容:“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老舍先生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中有一段话:“到了德胜桥。西边一湾绿水,缓缓地从净业湖向东流来,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麦穗鱼。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 积水潭在历史上名称很多,比如西海、海子、莲花池、净业湖、西水关等。净业湖之名,想来是源于西海北沿的净业寺。《京都游览志》有段描写:“中元夜,寺僧于净业湖边放水灯,杂入莲花中,游人没水嬉为盂兰会,梵呗钟鼓,杂以宴欢,达旦不已,水中花炮,有凫雁龟鱼诸种。”
西海之畔的郭守敬雕像,小山上红色建筑为汇通祠
积水潭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元代时,积水潭曾经是漕运的总码头,也曾是皇家的洗象池。从元代起,来自暹罗、缅甸的大象,就作为运输工具和宫廷仪仗队使用,在夏伏之日,驯养员会带领大象到积水潭洗浴。北京植物园内曹雪芹故居中,有一幅清代的地图,上书:汲水潭,想来积水潭是“汲水潭”的谐音。当然,元代的积水潭和现在的积水潭包括的水面并不一样,元代的积水潭还包括了前海和后海。明中叶在德胜桥东南,开挖一条直通下游水面的渠道岔河,与后海隔开,积水潭水由岔河直流到前海,南经西压闸入皇城,同时向西北,过银锭桥倒流入后海,形成“银锭观山水倒流”的景观。
积水潭的名称由来还有一说,言称汇通祠有一块巨石,纹如鸡狮,称鸡狮石,鸡左向右走式,狮右向下伏式,《燕都杂咏》描述:“鲜彩临风展异姿,摇光耀日具威仪。陨星天使成良构,不数当年断罄奇。”《燕京访古录》也有记载:“积水潭上汇通祠,寺后立一石,层叠如云,相传为陨石所化,高六尺五寸,下承以石座。石之阳有天然一鸡一狮,鸡左向右走式,狮右向下伏式。石顶高处,另有镌刻一大鸡一大狮,鸡大四寸,居左向右走式,狮大七寸,居右向左卧式。此二鸡狮亦系天生形貌,后有镌刻家加以摹刻,愈觉形象逼真,堪称奇石,俗称鸡狮石。”据说这是一块陨石,石上天然生成狮子和鸡的图案,在中国文化里,鸡吃五毒,能辟邪除恶,狮子为百兽之王,更是吉祥之物,因此这块石头也就被认为是神石,而湖水就被叫做鸡狮潭,后来演变成积水潭。
相对于积水潭之名,笔者还是喜欢“西海”这个名称,听起来就宏大,让人浮想连翩,也给了古今诗人们很多灵感。比如元时《海子》:“渡桥西望似江乡,隔岸楼台罨画妆。十顷玻璃秋碧影,照人骑马入宫墙。”
汇通祠就坐落在西海西北角的小山之上,小山不高,拾级而上,仅数十台阶就可到达山门。汇通祠由明代传奇人物姚广孝所建,初建时名为法华寺,寺庙坐落于什刹海入水口的环形土山之上,土山正对着城墙水关,西山诸泉自水关流入,沿环形土山进入什刹海。当年河水经城墙下的水关流过后水势很急,因此在入口处用巨石雕了一只镇水兽,目的就是分水,而法华寺就在水中的小岛上,因此明代时又称之为镇水观音庵,以寓镇水之意。乾隆二十六年,重修镇水观音庵,在其内供有龙王像,并改名“汇通祠”。史载汇通祠周边环境优美,雅士聚集,是京城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地。乾隆皇帝曾有一首诗提到汇通祠:“一座湖亭倚大堤,两边水自别高低。片时济胜浮烟舫,春树人家望转迷。烟中遥见庙垣红,瞬息灵祠抵汇通。雨意溟蒙犹未止,出郊即看麦苗芃。”
民国时,汇通祠被卖于私人作药店使用,上世纪60年代被改为民居大杂院,后在修建二环路地铁时被拆除。当年修地铁可不像现在技术先进,暗挖施工,当年整个地铁沿线都是大工地。1986年9月,西城区政府在整治修复什刹海工程时,决定复建汇通祠,遂在原址堆土为山,在小山的顶端重建了汇通祠。汇通祠复建后,被辟为郭守敬纪念馆,以纪念郭守敬的历史功绩。
郭守敬有多项发明创造
进入汇通祠,院正中前殿三间,匾额“郭守敬纪念馆”,西侧有郭守敬塑像。纪念馆为两进院落,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8平方米。今年西城区政府对郭守敬纪念馆进行修缮,完善基础设施,并以“世界名人郭守敬,世界遗产大运河”为主题,对原有的展览内容及形式进行全面提升,利用4个常设展厅和1个科普展厅,系统介绍了郭守敬的生平,特别是郭守敬对元大都水利系统的规划和贡献、在贯通京杭大运河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延续至今的水利遗产。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河北邢台人,中国元代杰出科学家,毕生从事天文、水利、测量、历法、算学研究和实践,及天文仪器仪表制造等科学技术活动。郭守敬的父母早逝,他是由祖父郭荣抚育长大的。他从小沉默寡言,不贪玩乐,闲暇时喜欢静静思考问题或观察大自然。他的祖父郭荣,学识渊博,爱好广泛,不但通晓五经,还精于数学、 天文、 历算等。此外,郭荣的交游也很广,与当时社会上许多名人志士有密切往来,其中有一名叫刘秉忠的,是元代有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他对郭守敬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刘秉忠是元朝初年的大政治家,他学问功底深厚,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散曲家,自号藏春散人,每以吟咏自适。他一生在天文、卜筮、算术、文学上著述甚丰,计有《藏春集》六卷、《藏春词》一卷、《诗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尺新镜》二卷等。对北京来说,刘秉忠更是一名重要人物,因为他是元大都的规划设计者,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刘秉忠去世后,元世祖追赠刘秉忠为太傅、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赠太师,谥文正。元仁宗时,又进封常山王。有元一代,汉人位封三公的,仅有刘秉忠一人。刘秉忠墓位于卢沟桥北不远处,明初姚广孝来到北京后就去拜谒,而且先后去了两次,并作《春日谒刘太保墓作》以表敬佩之情。姚广孝对刘秉忠的尊崇可能与两人有相同的经历有关,他们均以僧人身份入仕,分别陪伴在元明两位帝皇身边。刘秉忠的学生郭守敬修建运河,使漕船直达积水潭,姚广孝在积水潭建了汇通祠,汇通祠中又开辟了郭守敬纪念馆……好吧,这三人的关系就此理顺了。
在郭守敬10岁的时候,刘秉忠为父奔丧回到故乡邢台,在三年服丧期间,他和自己的一帮老朋友在磁州武安县的紫金山共同讲学论道,读书研经。郭荣把孙子郭守敬送到刘秉忠的门下,郭守敬在刘秉忠的指导下,专心地学习了3 年,为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刘秉忠的学生中,还有一个名叫王恂的少年,他比郭守敬小四五岁,后来曾多年与郭守敬共事,是我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数学家。王恂精通历算之学,其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在《授时历》的编制工作中,王恂的贡献与郭守敬齐名。
入仕后,郭守敬历任诸路河渠、副河渠使、都水少监、都水监、工部郎中、同知太史院事、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等职。他测天制历,取得十多项遥遥领先于当时世界水平的发明创造,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了编制《授时历》,他创制和改进了高表、候极仪、简仪、浑天象、立运仪、景符、仰仪、窥几等十几件天文仪器仪表,而且费时很久。郭守敬运用他改进、创造的天文仪器,进行了许多精密的天文观测,从而使《授时历》的编制有了可靠的观测基础。他所从事和领导的观测项目甚多,如冬至时刻、二十八宿距度和星表、四海测验、黄赤交角以及一些历元时刻的测定,其中大部分数据都是中国古代历法史上最精确的,或近于最佳的。其中较为知名的就是四海测验。
郭守敬在简仪上设计的赤道经纬仪是世界上最早的赤道装置,欧洲直到公元1598年才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类似的装置。郭守敬在简仪中使用了滚柱轴承,以使简仪南端的动赤道环可以灵活地在定赤道环之上运转。西方的类似装置是在二百年后才由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发明的。
在太史令王恂去世之后,郭守敬接管太史院,又编了《推步》、《立成》、《仪象法式》等书。为了纪念郭守敬的功绩,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2010年4月17日,我国将自主创新的“LAMOST”望远镜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以纪念其贡献。
引白浮泉水进京城
谈起郭守敬对北京水利的贡献,就不得不提白浮泉。白浮泉在哪儿呢?其位置在昌平区化庄村东龙山东麓。《昌平州志》载,昌平州的东南有一座孤山。此山不高,但名称就有多个:龙泉山、龙山、神山,还称凤凰山、白浮山、神岭山。《光绪顺天府志》引《明一统志》:“考神岭山,即神山也。”此山引人,是这里源源不断的泉水。水量大,且稳定。村子叫白浮村,泉也称为白浮泉了。泉水发自龙泉山的东北麓,半山腰有一块盆地,清澈的泉水从山根处的碎石间奔涌而出,形成一潭清水。《日下旧闻考》载:“潭东有泉出乱石间,清湛可濯。” 《元史》中曾有记载:“山麓有裂隙泉,昔日出水甚旺。”
元朝定都大都,新城选在金中都旧城东北郊,这里有战争时期保留下来未遭破坏的北宫建筑,可作新城宫殿布局的基础。琼华岛周围的积水潭上接高粱河,能够提供新建都城对水源的需求。历史上的北京城址,由此发生了从莲花池水系到高梁河水系的重大转折。不过,随着人口增多,大都面临水和粮两个问题。1283年到1289年,从南方海运至直沽,然后经白河送往通州的粮食,从4万余石猛增到159万石,从通州到城内这段路程的运输成为大问题。
1291年,朝廷派郭守敬巡察水利。郭守敬来到昌平东龙泉山脚下,发现了一股常年不断、喷薄汹涌、甘甜清冽的泉水——白浮泉。经过详细勘测,他发现了白浮泉的利用价值,回来后,便把多年对水利调查研究的成果,归纳为11项建议,向朝廷禀报。第一条便是彻底改变大都地区的水源问题,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而南,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经瓮山泊至西水门入都城”。《元史·河渠志》载:“南汇为积水潭,东南出文明门(今崇文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最后入于潞河,以便漕运。”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高兴,对这一方案给予极高的评价,立即下令“当速行之”。
郭守敬开凿渠道引白浮泉水,顺自然地势,西折南转,绕过沙、清二河之河谷低地,经今昆明湖之前身瓮山泊,流注大都城内积水潭,积水潭的水再流入通惠河。白浮泉充沛的泉水保证了通惠河稳定的水量,使得南来漕船可以经通惠河溯流而上直抵都城。
1292年,郭守敬引白浮泉水汇入瓮山泊,瓮山泊储水量显著增加,成为北京历史上第一座水库,以保障大都与通惠河的供水。他又开凿通惠河,鉴于大都与通州白河之间的地势存在30余米的落差,郭守敬在通惠河上修建了24座闸坝,以分段控制水流、节水行舟,确保漕船逆流而上,直达积水潭。积水潭成为大运河最北端的漕船终点码头,使周边城区空前繁荣。
到了元末明初之时,瓮山泊以北的白浮泉引水渠道被毁,引水渠断流,但是白浮泉水流不止,遂建水池,由花岗岩沿山壁砌成,谓之“九龙池”。白浮泉的喷水口共有九个,喷水口处设有青石雕刻的汉白玉石龙头,水流自动从“龙口”中喷射出来,形成了“九龙戏水”的美景。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九龙池的龙头早已不再喷水,泉流干涸。1990年白浮泉遗址被列为北京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龙王庙和九龙池也得到修缮,其周边又恢复了往日山清水秀的面貌。
郭守敬在元初创制的世界上第一台机械自鸣钟——大明殿灯漏(复制品)
为京杭大运河设计路线
元初江南漕船直驶大都最困难地段之一便是山东段运河的改建工程,即如何解决泗水至御河一段通航问题。当时南北物资运输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海运,粮船从江苏太仓刘家港起锚,出长江口沿海岸北上,绕过山东半岛,驶入渤海湾到达直沽(今天津市),再沿白河(即北运河)到通州。海运的缺点是路程远,而且海难较多,常有船舶翻沉;第二条途径是水陆转运,江南漕粮沿江南运河、淮扬运河、黄河、御河、白河抵通州。这条运道需转卸货物多次,耗费人力畜力。因此,将大运河截弯取直,从淮北直接穿过山东进入华北以达大都,成了当务之急。
早在1275年,郭守敬就勘察新运河河道,他考察了河北、山东的河道,绘制了济州、东平等地以及泗、汶诸水与御河相通的形势图。通过实地勘察,郭守敬初步形成了大运河弃弓走弦的方案,就是将隋唐大运河截弯取直,北端自大都起至通州,保留永济渠河北段,后进入山东德州,再南下临清、聊城、济宁,进入永济渠、山阳渎,经扬州越过长江与江南运河连通,直达运河最南端的杭州。其关键是济宁到临清之间需要人工开凿河段,如同隋唐运河这条弯弓之“弦”。弃弓走弦后的这条南北大运河,京杭之间的距离比起隋唐运河航路缩短了近800公里。
郭守敬的这一规划深得元世祖的首肯。1289年,忽必烈下令开凿新河道,南起须城(今东平)安山之西接济州河,中经东昌(今聊城市)至临清入御河,全长250余里。新河道开通后,忽必烈赐名“会通河”。会通河的开通,使大运河截弯取直、弃弓走弦,大大缩减了航程和运输成本,江南物资可由徐州北上直通京都,奠定了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的规制和基础,郭守敬也因此被水利专家称为“8”。
作为水利家和科学家,郭守敬开创卢沟河(今永定河)、白浮泉引水方案,解决了元大都水源问题,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供水格局;他规划设计和主持修建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河道、通惠河等工程,将隋唐时期东西走向为主的运河改造成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使江南漕船能够直航元大都城内的积水潭,真正实现了京杭运河这条水上交通大动脉的全线贯通。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值得我们纪念他,赞美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微信 美文-微信文章库-我的知识库 » 他是京杭大运河总设计师,800多年前就建成了北京第一座水库